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医药电商难照搬打车模式 面临处方外流和医保支付双难
医药电商难照搬打车模式 面临处方外流和医保支付双难
更新时间:2015-1-15 阅读:5232

 

原标题:卖药可复制什么模式

“万亿规模的处方药蛋糕”、“医药电商迎来黄金发展期”……在网售处方药解禁前夕,有关政策红利的讨论满天飞,不过对于新兴药房董事长郭生荣来说,不久前参加阿里健康电子处方药平台试点的经历让他深刻感受到,处方外流和医保支付这两块“硬骨头”不啃掉,医药电商的春天恐怕没那么容易到来。眼下新兴药房还没有为此做太多准备,“前面是像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大佬在探路,我们跟着摸索。”他对南都记者说。

而在另一边厢,同感新政落地困难的七乐康网上药店,却已经着手增加处方药品类,还一举拿下国内首张B2C医药物流牌照。七乐康副总经理林瞰对南都记者表示,不管怎么样,网售处方药是大方向,抢先准备总是好事。

卖药真能照搬打车模式?

处方拍照并上传、药店竞价“抢单”,阿里健康试点网售处方药的模式与广为熟知的打车类A pp如出一辙,消费者如果买满一定数额还能获得补贴。有业内人士统计,单是试点城市补贴一项,阿里的投入就可能超过2亿。

不过,卖药真能照搬打车模式吗?作为阿里健康的首批合作药店之一的新兴药房一直积极配合“抢处方”,但董事长郭生荣坦言,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难啃的“硬骨头”:首当其冲的是处方外流的问题,本来说在河北省政府的支持下,让医生开具的处方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进入阿里健康的电子处方平台,但实际上医院和医生并不配合,毕竟谁都不愿自己的奶酪被动;想通过病人把处方要过来然后拍照上传,但医院早有防范,比如推行处方无纸化,或者患者去拿药的时候就把单子收回,真正能外流的十分有限。“若没处方,网售处方药解禁等于零,最终能不能走通就看国家层面的推行力度了。”他对南都记者感慨道。

另一试点合作伙伴神威药业,则对自由抢单的做法持保留态度。神威药业集团电子商务总经理孙文录给南都记者举了一个例子,假如某药房在用户附近有5家连锁店,那每家店可以各报一个价格,而且不设下限,药店自负盈亏。站在商家的角度,他觉得这纯粹是价格博弈,而且容易自己跟自己打架,如果平台不加以管理,这难以成为一个长久的模式。

“事实上,拼低价不仅药店不适应,恐怕消费者也未必买账。”七乐康副总经理林瞰指出,业内就患者对网售处方药的关注点做过调查,结果安全位列第一,而价格因素跌出前三。说白了,药品不像普通商品那样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,很多患者只认医生开的药,至于其他推荐,哪怕价格再便宜也不太感兴趣;再加上大部分人都习惯用医保,这可比补贴网上买药更实惠,因此在没打通医保报销的前提下,网上平台很难完全撬动处方药的蛋糕。

这样一来,令人欢欣鼓舞的万亿处方药规模,到底有多少能向线上流通呢?

据统计,2013年我国医药B2C交易规模仅42亿元,尚不足医药流通市场的1%,占市场体量近八成的处方药被禁止在网上销售是原因之一。

郭生荣预计,网售处方药解禁后门槛依然存在,短期内医药电商不会有爆发性增长。因此,他对新兴药房的布局采取“边走边看”的保守策略,强调暂时不会因为新政对药品品类、比重作出调整。神威药业的判断与之相似,网上商城始终定位健康产品和保健食品,网售处方药也是边走边探索。

相比之下,七乐康对网售处方药释放的市场潜力持乐观态度,一方面为处方药成立了专门健康事业部,特意招聘了一批具备医药背景的客服。另一方面着手与供应商洽谈新增处方药品类事宜,目前已经有500多种,接下来计划增加至2万种。不过林瞰表示,这并不代表他们要孤注一掷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处方药上,毕竟现有的计生用品、隐形眼镜、医疗器械等大健康类商品的销售一直稳步增长,七乐康对这块业务不会放松。

处方合作哪里更畅顺?

面对网售处方药的种种困境,阿里健康没有正面回应,只是说继续探索模式。而另外两家获得第三方网上药品交易试点牌照的平台——— 壹药网和八百方,会尝试从抗拒力较小的地方切入。

壹药网CEO陈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分析,从大医院那里获取处方,进展不是那么畅顺。换个角度,从社区医院突破会更容易些。具体来说,针对社区医药在药品品类和价格上不占优势,双方的合作可以由对方负责医疗部分、壹药网负责药品部分,比如在一些药品可以快速到达的核心区域,社区医院提供处方、平台来完成订单。

一向低调的八百方也认可绕过高门槛的大医院,不同的是把合作对象瞄准接诊所,不过由于政策还没明朗,基本上仍处于规划和筹备当中。而针对拍照上传处方这种模式,八百方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全国首个药店O2O联盟——— 八百盟,届时购药者将位置定位及处方内容上传,由执业药师资审核,与此同时,八百盟会自动匹配到距离购药者最近的线下门店商家,带上处方或相关凭证到达指定门店就可以取走药品。据八百方方面的数据,目前线下网点还不多,只有100多家,需要在今年进一步扩张规模。

对于打法各异的平台,郭生荣表示抱着开放心态,若有新的模式探索,新兴药房都愿意合作。而神威药业则明确“择优入驻”,流量、资金、团队、政府及医疗资源是孙文录主要考虑的几点因素,比如去年年底拿到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A证的流量大户京东医药,就是他看好的平台之一,否则光有一块牌照没有其他优势,对商家的吸引力十分有限。

“不过话说回来,平台再牛对于我们来说也只是多了一个处方药的销售途径而已,自身的运营实力才是重心。”郭生荣告诉南都记者,随着政策的放开,除了已经获得牌照的第三方平台,以后B2C医药电商估计也能销售处方药,或者被允许申请B2B牌照,这样一来就没必要过多依赖第三方平台了。他进一步分析,事实上有行业资源的医药电商,可能比外行的互联网平台更容易落地网售处方药。以神威药业为例,一方面从事制药已经30年,很多产品就是处方药,跟医院早有深厚的合作基础,从他们那里获取处方不是什么问题;另一方面他们在线下有200多家药店,即使电子处方行不通,还可以用老办法,即网上商城只作为处方药的导流渠道,消费者仍然到药店展示处方并取药,从而形成O2O闭环。

相比之下,只有寥寥十来家门店的七乐康,在闭环问题上更多是想横向把“医”和“药”打通。林瞰早就密切关注移动医疗A pp的发展,他指出,目前这个领域涉及的企业达2000家,当中大部分都以“医”为主,像春雨医生就是问诊A pp的老大,他们前期为了做流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,现在到了需要变现的时候,而“药”无疑是个理想的变现点。举个例子,以前用户在问诊A pp上咨询医生并得到用药建议后,得自己去附近的药店购买,而以后则可能直接“跳”到七乐康相应的药品页面,实现从问诊到买药一条龙服务。“我们已经在进行相关洽谈了,随着网售处方药放开、七乐康的药品品类增加,跟移动医疗A pp会有较大的合作空间,比起第三方的药品交易平台,前者的导流效果也许更显著。”林瞰对南都记者说。

物流自建还是合作好?

网售药品最便捷的用户体验莫过于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,而这相当考验物流环节。

对于非处方药,按目前的政策,找第三方物流配送即可,这也是大多数医药电商的选择。但如果配送的是处方药,比如说需要冷链环境的针剂,得另有一套专业的物流配送体系。

在这点上,七乐康早有意自建专业物流,在网售处方药解禁前夕,拔得头筹拿下国内首张B2C医药物流牌照。“我们就想抢个头,在行业内建立标准标杆。”林瞰告诉南都记者,其实早在2013年,药监局就试探性提到药品的特殊性,需要对温湿度进行管控,但那时谈自建物流几乎不可能,因为医药电商的规模都还很小,药品占比又不多,而且每单配送就两三盒药,成本吃不消,导致业内一直没人敢碰这块;直到传来网售处方药开闸的消息,让他们终于看到了契机,去年上半年着手申请B2C医药物流牌照,到年末正式批下来。

自建物流需要花费大笔的资金,恰在此时业内传言七乐康已获得A轮融资。对此七乐康董事长石振洋向南都记者证实,并表示会投入到自建仓库和配送团队当中。目前他们在广州建有1个总仓库,上海分仓已建好,武汉分仓正在洽谈,只等网售处方药落地。

一旦新政出台,会不会引发对专业物流牌照的争夺呢?林瞰说,暂时还没听说有多少同行在筹备这块,毕竟自建物流确实比较重资产,但需要注意的是,像九州通、国药等早已具备B2B医药物流资格的企业,未来会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,因为B 2B牌照认证没有明确说不能配送给个体消费者;另外,B2C牌照的申请已经不像最初那么高了,现在只要备案、按照国家要求审批就行,不排除吸引更多企业来争抢这块蛋糕。

比如壹药网就已经在积极申请。按照陈华的计划,一旦放开网售处方药,会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完善和提高整个物流链的服务水准,今年更多在二三线城市建立自己的仓库,实现订单24小时内送达的标准。“但主要还是看政策,如果政策不反对,我们更倾向于跟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合作。”陈华对南都记者说。

对此,孙文录也认同要看政策趋势,对提前布局物流有所保留。他分析:“原本所有网上药品都是不得用第三方物流的,结果政策出台没几天就放开了,对于普通的O T C药品,顺丰、三通一达都能配送;现在处方药的物流配送方案还没出来,万一最后也是逐步放开了呢?”孙文录预计,对于处方药还会再细分,常规的按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应该就可以,只有部分需要冷链环境的特殊处方药才划为严格管理,要求专门的物流牌照。“神威从利润空间的角度考虑,我们只选择能做的部分。”他对南都记者说。